7月28日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公开发言时坦率地说:“现在,俄罗斯正遇到历史上头一遭,要单独对抗整个西方。在现在的战场上,俄罗没有伙伴,只能靠自己了。”
曾经和西方一道抗击法西斯的国家,如今却站在了整个西方阵营的对立面。
拉夫罗夫在回忆历史时感慨不已,一战时俄罗斯和英法携手作战,二战中苏联与美国、英国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。就算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,美苏之间依然坚持着“相互尊重”的底线。而现在的俄罗斯,反倒成了真正的“孤胆英雄”:没有哪个国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军事援助,也没有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分担压力,甚至连以往的好邻居也都保持距离。
这种孤立状态直接体现在战场局势上。北约在东欧建起了密密麻麻的“前沿阵地”,像波兰、罗马尼亚这些国家,经常搞一些针对性的军演。2025年1到2月份,北约在希腊、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举办了“坚定飞镖-2025”演习,约有9个成员国的1万多军人参加,演练内容包括两栖打击、快速机动等,显然是想给俄罗斯一点压力。而美国还把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直接送到乌克兰,宣称“几天内就到前线”。这西方对俄罗斯的封锁,简直就是一场全方位的包围圈——既有军事实力上的威慑,也包含经济制裁和舆论攻击,搞得俄罗斯陷入一场“单打独斗”的尴尬境地。
尽管被孤立,俄罗斯依然坚持强硬态度,拉夫罗夫明确指出:妥协就等于被拆散。他还提醒说:“一旦示弱,西方那帮群狼会把俄罗斯撕得粉碎。”这个想法,源自冷战后北约多次东扩带来的教训——1990年代,西方曾向戈尔巴乔夫保证“不东扩一寸”,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在边境线上布满了军事力量,现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。
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其实挺明确,也挺具体:就是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,阻止北约继续东扩,还希望承认乌东那边的现状。但西方方面,集体不同意这些。欧盟最新的18轮制裁,直接把俄罗斯的金融命脉割断,70%的海外资产都被冻结了,SWIFT系统也被切断,金融交易变得很受限。在这个过程中,西方正通过种种手段,系统性地削弱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发声权:用媒体把俄罗斯描绘成“规则破坏者”,在联合国里孤立俄罗斯的外交队伍,甚至还施加压力,让中立国站队选边站。
拉夫罗夫这番悲观看法,其实也是揭示了俄西关系里那结死的死结:双方对于“安全”的界定,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。俄罗斯希望北约缩回到1997年前的边界线,西方却坚持各国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;俄罗斯想要承认自己的势力范围,西方则推崇那种开放式的国际秩序。这种观念上的裂痕,因长期积累的恩怨变得越发深刻——从拿破仑时期的战争,到克里米亚的危机,再到冷战期间的对抗,再到北约空袭南联盟,五百年的积怨烙印早已嵌在两边的基因里。
俄罗斯地跨欧亚,夹杂着东西方的文化元素,但西方一直不愿把它真正看作“欧洲大家庭”的平等一员。正如沈骥如老师所说:“西方的心思是要一个分裂、削弱的俄罗斯,而不是一个完整自主的大国。”这种排斥让俄罗斯不得不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,结果就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安全难题。
拉夫罗夫坦言“俄罗斯没有盟友”,其实是在说明一个现实状况,也是在提醒国际社会。如今的国际格局经历了苏联解体后最深的调整:美国试图用武装乌克兰来重塑欧洲的安全体系,俄罗斯则靠核威慑坚持底线,欧盟则在自主战略和依赖美国之间摇摆不定。在这一局势中,真正受伤的其实是全球经济——能源价格的大起大落冲击着产业链,黑海粮食通道被阻导致通胀升高,军备竞赛也让原本能用在发展的资源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历史一再显示,大国对抗是没有真正的赢家的。要不就是1914年萨拉热窝的冲突,要不就是2022年基辅的局势,误判对手决心带来的后果,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。如果说对话的渠道都完全断了,又有谁能在新铁幕的重现中得到好处呢?
配资炒股配资专业,配资app排行,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